广西柳州将创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3-06 13:52

日前,柳州市政府印发《柳州市创建广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五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探索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柳江夜游 李斌 摄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本形成,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各类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全面发展,打造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新兴文旅品牌景区,培育和壮大一批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战略性项目,打造一批精品线路,推出一批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演艺项目,构建具有影响力的宣传平台。

《方案》明确,将从“五个维度”推动试验区建设。在大健康与文旅融合上,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业园建设,推动文旅与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文旅产业升级上,加快推进程阳八寨创建5A级旅游景区;在开发工业旅游产品上,创新“文化旅游+工业”融合发展机制;做好“小米粉大产业”背后的文旅文章,打造柳州螺蛳粉节庆文化品牌活动和文旅体验线路;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高水平提升打造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依托县域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相结合,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方案》提出,柳州要大力推进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重大项目、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旅游公共交通基础配套的建设。从推动夜间文旅消费、培育文旅地标商圈、构建文旅融合休闲消费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文旅消费水平。

据介绍,为持续打造市级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品牌,从今年开始,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博览会和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同期举办。


【中国文旅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旅网"或"www.cctn.cn"并附文章链接,须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驭光而行 · 聚势启新2024光影演艺产业论坛一、论坛背景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数字舞台和智慧文博视听系统,聚焦视听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应用,发展运用LED屏、投影、虚实互动、裸眼3D、AR呈现和专业音响等技术产品的视听系统。光影演艺作为文旅夜游产业的重要组成,融合了声、光、电、...
伴随城市休闲旅游的不断升温,“沉浸+”的边界不断向文旅行业拓展,作为城市日常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拥有公共性、趣味性、文化性、开放性、生态性等众多属性的城市公园正逐渐成为夜间文旅布局的新热点。2023年金秋十月,福建省三明市与阳光媒体集团联手打造的沉浸式文旅新作《灵境·麒麟山》即将在三明市的“岁月客厅”——麒麟山公园进行试演。作为一份以城市公园为载体创新文旅消费场景的新鲜样本,该项目将如何打...
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万张,总计4500万元。  6月14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召开的“全承钜惠”惠民促消费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营造消费氛围,促进消费回补,拉动消费增长,承德市将于6月18日至3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投放价值5500万元惠民消费券。  据悉,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
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没有旅行限制或入境要求。进入2022年,随着各国在出境游政策上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全球旅游业局部升温的趋势越发明显。6月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称,国际航空业正在快速复苏。2021年,国际旅行仅占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5%,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恢复至48%。欧洲、北美和拉美的国际旅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不过,目前亚洲地区仅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
快讯

快讯

副标题

03/05

2024

02/04

2024

11/17

2023

09/17

2023

07/03

2023

06/18

2023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文博

文博

副标题

户外

户外

副标题

人物

人物

副标题

乐园

乐园

副标题

活动

活动

副标题

业务邮箱:info@cctn.cn    京ICP备2021027040号-1

Copyright © 2024 China Cultural Tourism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