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美丽中国·美好生活” 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6-10 10:01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为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引导各地顺应“微旅游”“微度假”等旅游市场趋势变化,创新旅游推广方式,强化消费和供给之间的适配对接,更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以“美丽中国·美好生活”为主题,启动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新闻中心主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抖音、微博平台承办,旨在通过旅游推广反映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生动展现旅游业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精神价值,让人民群众领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享受生活之美、体验时代之美,愉悦身心、陶冶心灵,让旅游成为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活动主要面向疫情低风险地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城市休闲、非遗旅游等产品线路,以及旅游节庆活动。活动分为“跟着季节游中国”“城市巡游记”两大专项推广,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消费引导优势,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微博平台发起有关活动,设置相关话题或专题页面,支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旅游目的地、企业和广大旅游者等,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参与活动。

活动还将选择国内部分城市和乡村,开展线下旅游推广专项支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出本地旅游消费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等优惠形式加大对活动的支持,并将组织媒体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深入报道和解读。


【中国文旅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旅网"或"www.cctn.cn"并附文章链接,须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万张,总计4500万元。  6月14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召开的“全承钜惠”惠民促消费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营造消费氛围,促进消费回补,拉动消费增长,承德市将于6月18日至3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投放价值5500万元惠民消费券。  据悉,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
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没有旅行限制或入境要求。进入2022年,随着各国在出境游政策上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全球旅游业局部升温的趋势越发明显。6月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称,国际航空业正在快速复苏。2021年,国际旅行仅占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5%,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恢复至48%。欧洲、北美和拉美的国际旅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不过,目前亚洲地区仅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
如何让相对零散的酒店资产凝心聚力,地方旅投酒店给出的答案是品牌化建设。近日,四川旅投将省直部门和省属企业酒店资产正式移交给安逸酒店集团。成立于2021年岁末的安逸酒店集团,是四川旅投旗下的综合性酒店集团。无独有偶,浙旅投旗下的雷迪森酒店集团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酒店资产整合之后,实现了雷迪森品牌的全面焕新,培育了以“雷迪森”为母品牌的全域品牌矩阵。当地方旅投的酒店资产整合完成之后,品牌化就被提上...
随着高考的结束,毕业旅行季正式拉开序幕。6月13日,同程旅行发布《“毕业旅行季”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对高考毕业生及同龄用户群体的旅行消费趋势进行分析。毕业季旅行作为“后高考经济”的一部分,深受毕业群体的关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上午,以“毕业旅行”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周环比上涨超过400%,结伴露营、周边城市深度游等关键词热度上涨明显,其中,广东、安徽、山东等省份是用户最...
快讯

快讯

副标题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文博

文博

副标题

户外

户外

副标题

人物

人物

副标题

乐园

乐园

副标题

活动

活动

副标题

业务邮箱:info@cctn.cn    京ICP备2021027040号-1

Copyright © 2023 China Cultural Tourism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