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困难的民航,应该如何拯救?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5-17 20:04来源:民航之翼 2022年1-2月,全行业亏损达到222亿元。 人们常把各行各业分为三大类:辛苦不赚钱、赚辛苦钱、赚钱不辛苦。 但这几年民航已从赚辛苦钱到辛苦赔钱的转变。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民航业一直处于极度困难之中,而且到如今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 与此同时,包括多部委在内的中央政府也出台了对民航业纾困扶持政策,各项措施有不少,但总体来说力度过小,起不了太大作用。 今天,翼哥尝试从为什么救、怎么救、救什么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为什么要救民航业 因为民航业就像一个患了重病的人,不救可能会出生命危险,但救了之后还可能恢复健康,甚至能跑起来,有救的价值。 一是民航业极度困难。 前段时间,民航局发展计划司谈了民航业的亏损数据令民航人几乎要落泪: 2020年,全行业巨额亏损974亿元。 其中,航空公司亏损794亿元,机场企业亏损233亿元。 2021年,全行业再次大幅亏损842亿 。 其中,航空公司亏损671亿元,机场企业亏损246亿元。 2022年1-2月,全行业亏损达到222亿元。 其中,航空公司亏损185亿元,机场企业亏损52亿元。 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022年2月,总共2年又两个月的时间,民航全行业累计亏损达到2111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1706亿元,机场企业亏损540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既是我国民航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民航业巨亏的主要部分。 当下,疫情多点爆发,油价持续上涨,加上美元加息,4月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需求萎缩、成本上涨、债务高企,三座大山压得民航喘不过气来。 翼哥估计3、4月这两个月民航业的亏损要超过400亿元。 加上民航处于疫情防控的一线,同时安全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 民航业虽然亏损大了,但民航人的工作量更大,压力与日俱增。 因为安全运行、疫情防控、减亏控亏一样都不能少。 事实上,现在民航业面临的巨大困难不是哪一家航空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所以急需政府多个部委一起联手综合施策,下大手笔,出大措施,施大援助。 二是不救可能出现问题。 由于民航业连续两年巨亏,今年再度巨亏基本已成定局。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地主家肯定也没余粮了。 各公司债务高企,负债率持续攀升,现金流几乎枯竭。 根据民航局的数据: 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1.9%,较疫情前上升11.7个百分点,7家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超100%。 如今5个月过去,民航业的财务状况在持续恶化。 这种情况下,员工压力持续增加,收入连续减少,精神和心理负担与日俱增。 如果不救,一方面民航业或许会出一些系统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民航业复苏,我们的航空公司如何到国际去竞争。 这就像一个尚在大病中的人与一个身强体壮的人如何竞争。 三是多数国家都在救民航。 纵观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民航强国都出台了比较明确的救助措施,其中以美国政府的救助措施力度最大,目前看来,效果也最好,民航民航业复苏最快,航空公司的业绩改善也最为明显。 美国政府分三轮从薪酬援助、低息贷款、注入资本对航空公司进行全面援助,速度快,措施强,效果非常明显。 美国政府向美国航空业提供三轮900亿美元规模的救助,包括610亿美元薪酬支持项目和290亿美元专项支持航空业的流动性贷款 为缓解航空公司的成本负担,美国政府在2020年-2021年对客运航空公司实施三期的薪酬支持,用来直接冲减航空公司的薪酬成本,其中达美航空获得85亿美元,美国航空获得88亿美元,美联航获得77亿美元,西南航空获得51亿美元。 作为全球第二大民航强国,更应该出台全方位综合性举措。 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一些举措,总体来说,只是蜻蜓点水,不解决根本问题。 而且航空公司享受的政策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小。 二、怎么救民航业 翼哥跟踪研究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救助政策,结合我国民航业实际情况,依翼哥之见,主要有以下手段。 1.加大财政援助力度 一是对民航业员工进行薪酬补贴。 美国的航空公司为何能迅速实现盈利,就是美国政府对航空公司实施了三轮的薪酬补贴。 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获得的薪酬补贴都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如没有这些补贴,即便去年美国民航业恢复较快,但仍会巨亏。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民航大国,产业规模,从业人数都是全球第二。 且我国民航人员目前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压力远远大于欧美国家,甚至许多一线员工长期被隔离,政府财政应该对民航员工给予薪酬补助。 二是国内航线不断航补贴。 目前,民航市场极度低迷,航空公司的客座率非常之低,加上油价高涨,许多航班连变动成本也覆盖不了。 也是不飞还亏得少一点,飞得越多亏得越多。 但民航为了保证国内大循环运输体系运行,为保证国际供应链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参照2020年的国际航线不断航补贴,给予国内航线不断航补贴,当然要有一些具体的补贴标准。 三安全培训补贴。 现在航班量大幅下降,为了确保航空公司安全运行,确保飞行、机务等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必须加大技术培训投入,这方面建议给予相应补贴。 以上建议财政补贴,增加航司收入,减少其成本,改善航空公司损益表。 2.实施资本注入 这一点很好解释,对大型国企航司进行注资,对优秀的民营航司支持市场化增资,前翼哥多次文章呼吁。 比如国务院国资委对国航、东航、南航注资300-500亿元。 地方国资委联合其他股东对厦航、深航、川航、山航等大型地方航司进行增资。 其他三大航与地方合作的航空公司,如南航重庆航空、东航江苏、国航内蒙航空,建议联合地方政府对其增资。 支持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等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3.支持行业进行整合 我们知道在2002年之前,民航行业也是连续亏损,同质化低效竞争严重。 根本不是有些不了解民航业的人所说的那样,20年前民航业是高收入、人人羡慕的行业。 要说民航业比较神秘,显得高大上,至少在30年前。 2002年民航业一场大重组,重塑了整个民航业,奠定了未来几十年民航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重整形成三大骨干航司,为未来的民航黄金十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组其实质是消灭了一些航空公司,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 虽然2006年前后又组建了一些航空公司,但随即而至2008年直接将那些比较差的航空公司淘汰,留下较好的一些航空公司,如春秋、吉祥和华夏航空。 此后,需求增长较快,运力增长是慢于需求增长,我国民航业的整体客座率持续提升,特别是在旺季,几乎是一票难求。 所以,2002年那一次大重组,需要再来一次大重组。 破产一些,重组一些,民航才有出头之日。 5、60家航司如果变成10多家、20多家,民航绝对不是今天的情况。 肯定情况要好得多。 看看美国民航业发展史,也是最近十年才真正谈得上连续盈利(疫情除外),就是几轮大重组,消灭了一大批航空公司,那些枢纽航空公司在自己主基地市场份额都超过50%,所以才有美国的航空企业后来的好日子。 我们知道管理水平、营销能力非常重要,但没有一定的市场集中度,美国航空企业一样亏得屁滚尿流。 三、救民航什么? 对于政府援助民航业哪些企业,翼哥有些如下观点。 政府救助是因为行业出现了系统性的困难,不是哪一家企业的问题。 但是政府救助的时候也切忌出台普惠性的措施,避免广撒胡椒面,民航业人人雨露均沾。 政府救助的同时,也要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两手同时发挥作用。 政府要有为:在推进行业整合上发挥作用,避免一哄而上争相收购民营小公司的现象发生。 市场要有效:在发挥市场机制,推动行业出清上发挥作用,要允许几家小航司破产甚至倒闭,要让投资人明白投资民航也有风险。 所以,建议政府援助政策过程中: 一是救大不救小。 就是救大航空集团,救大型地方航空公司。 因为这些航空企业出现问题,涉及的员工数量庞大,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巨大,一旦救助好了,发挥作用也特别大。 过小的航司不能救,因为既无规模,又无产业效应,一旦救活就会加剧行业过度竞争,市场过度分散。 建议对市场份额在1%以下的航空公司,即机队规模少于30架的航空公司不救。 二是救强不救弱。 要救竞争能力强、品牌响的企业,这些企业即使一时半会出现问题,只要救助好,很快就能恢复往日的状态。 比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就是例子。 那些实力本来就弱,品牌形象本来就差,安全运行记录不佳,尤其是长期负债累累,官司多多的航司不能救。 三是机场都要救、航司不能都救。 机场多数是地方政府所有,或是国资企业所有,本就属于全民资产。 此外,机场提供民航基础设施服务,为当地人民出行提供方便,所以机场不能出问题,都要救。 原先海航旗下机场出问题,就是民营资本裹挟下的债务危机,机场国有对于大多数机场应该必须坚持的。 海航出问题,对其旗下的几个机场改扩建都形成拖累,实际上对人民出行、地方经济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教训。 但航司不能都救,因为许多小航司破产倒闭对行业没坏处,只有好处,会加速行业出清,加快行业整合,对民航业利大于弊。 救民航,迫在眉睫! 【中国文旅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旅网"或"www.cctn.cn"并附文章链接,须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中国文旅夜游大会”将于2023年6月18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溯光笃行·创变新生”为主题,旨在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的规划部署,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夜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报告... 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万张,总计4500万元。 6月14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召开的“全承钜惠”惠民促消费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营造消费氛围,促进消费回补,拉动消费增长,承德市将于6月18日至3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投放价值5500万元惠民消费券。 据悉,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 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没有旅行限制或入境要求。进入2022年,随着各国在出境游政策上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全球旅游业局部升温的趋势越发明显。6月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称,国际航空业正在快速复苏。2021年,国际旅行仅占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5%,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恢复至48%。欧洲、北美和拉美的国际旅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不过,目前亚洲地区仅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 如何让相对零散的酒店资产凝心聚力,地方旅投酒店给出的答案是品牌化建设。近日,四川旅投将省直部门和省属企业酒店资产正式移交给安逸酒店集团。成立于2021年岁末的安逸酒店集团,是四川旅投旗下的综合性酒店集团。无独有偶,浙旅投旗下的雷迪森酒店集团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酒店资产整合之后,实现了雷迪森品牌的全面焕新,培育了以“雷迪森”为母品牌的全域品牌矩阵。当地方旅投的酒店资产整合完成之后,品牌化就被提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