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推“网课房”托管式带娃,行业自救是否合法合规值得考量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4-24 11:11来源:检察日报 如何在依法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个有待持续思索的命题。 保障上网课网络不卡、客房部负责督导娃写作业、餐饮部负责给娃定时投喂……近日,不少酒店经营者推出“网课房”,套餐报价从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有些酒店推出的“网课房”还附带了“带娃服务”,包括定时拍照汇报孩子的学习状况、带领孩子做健身操等(据4月20日新华社报道)。 因受疫情影响酒店入住率下降,酒店经营者创新求变推出“网课房”,算是顺势而为的“自救”。然而,如果酒店私自增设的服务内容承载着部分校外托管机构的功能,可能会超出酒店的经营范围,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亦可能因意外事故产生民事纠纷。 选择“网课房”服务的家长,在暂时无法履行对孩子看管义务的情况下,通过“一纸合同”,将孩子委托给酒店进行短期性托管。这一过程是否存在不妥之处?笔者以为,家长们不妨先想想三个问题。 首先,酒店是否具有相关资质?部分酒店“网课房”招生对象为3至16岁,且并未明确须成年人陪同。那么,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将孩子单独托管在酒店,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引发纠纷,相关责任又如何厘清、界定?通常来说,校外托管机构需要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营业许可,还需符合相应的食品经营条件、消防条件等,而酒店主营业务范围并无校外托管服务,“网课房”虽承载着部分校外托管机构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其具有校外托管机构的资质。因此,考虑到牵涉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孩子的监护人在接受服务前应与酒店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监护责任及发生纠纷时的民事责任。 其次,酒店场所是否适合作为“网课房”?对于这些需要上网课的未成年人来说,未必全部都具有良好的自理能力,那么,酒店经营者是否能够确保被托管孩子的人身安全?在“网课房”服务期间,酒店依然会正常开门纳客,入住人员较为繁杂,存在管理难度,这对于自理能力较弱的低龄未成年人来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疫情交叉感染、人身安全状态受到侵害等。 再者,如何确保酒店的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带娃服务”?校外托管机构一般对工作人员有一定资质要求,包括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没有精神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学生健康与安全的疾病等。酒店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全部满足上述条件?此外,如果被托管的孩子较多,酒店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很好完成对被托管孩子的照料和看护,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网课房”“带娃服务”的出现,对于有着繁忙工作又无法带娃的家长而言,或许是“减负”之举。但这一举措是否合法合规值得考量。健全的制度、有效的监管、科学的运营,是托管式“网课房”依法合规发展的关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有关行业进行“自救”,需要更清晰的行业自律和他律,而如何在依法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个有待持续思索的命题。 【中国文旅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旅网"或"www.cctn.cn"并附文章链接,须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驭光而行 · 聚势启新2024光影演艺产业论坛一、论坛背景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数字舞台和智慧文博视听系统,聚焦视听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应用,发展运用LED屏、投影、虚实互动、裸眼3D、AR呈现和专业音响等技术产品的视听系统。光影演艺作为文旅夜游产业的重要组成,融合了声、光、电、... 伴随城市休闲旅游的不断升温,“沉浸+”的边界不断向文旅行业拓展,作为城市日常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拥有公共性、趣味性、文化性、开放性、生态性等众多属性的城市公园正逐渐成为夜间文旅布局的新热点。2023年金秋十月,福建省三明市与阳光媒体集团联手打造的沉浸式文旅新作《灵境·麒麟山》即将在三明市的“岁月客厅”——麒麟山公园进行试演。作为一份以城市公园为载体创新文旅消费场景的新鲜样本,该项目将如何打... 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万张,总计4500万元。 6月14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召开的“全承钜惠”惠民促消费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营造消费氛围,促进消费回补,拉动消费增长,承德市将于6月18日至3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投放价值5500万元惠民消费券。 据悉,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 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没有旅行限制或入境要求。进入2022年,随着各国在出境游政策上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全球旅游业局部升温的趋势越发明显。6月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称,国际航空业正在快速复苏。2021年,国际旅行仅占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5%,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恢复至48%。欧洲、北美和拉美的国际旅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不过,目前亚洲地区仅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