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五个“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3-24 11:47来源:劲旅网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疫情常态化下农村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产业。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我们要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优化乡村旅游供给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主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点”带面,坚持示范引领,打造乡村旅游样板

发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一要充分利用乡村的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重点培育乡村户外露营、精品民宿、科普研学、亲子康养等新产品和新业态。通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建设,树立乡村产业特色化发展的示范标杆。

二要发挥乡镇“连城带村”的衔接功能和要素优势,整合镇域乡村资源,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由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构建“一村带动、多村互动、全域联动”的发展模式,打造“点状辐射、带状串联、网状协同”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以“文”塑旅,坚持文化引航,铸造乡村旅游灵魂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旺乡,发挥乡村文化优势,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展示乡村文化价值,彰显乡村文化魅力,研发设计古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白色冰雪文化、暖色温泉文化“五颜六色”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一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以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画下乡、送党的理论下乡等活动为载体,推出戏曲舞蹈展演、艺术作品展览、文创商品展销等文化展示活动,开展唱“村歌”、跳“村舞”、享“村晚”、乐“村运”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乡村嘉年华活动。

二是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挖掘乡村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民间节事、传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非遗保护性利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立乡村“非遗博物馆”,建立乡村“非遗传习所“,成立乡村“非遗工作坊“,开发“非遗+”系列产品,设计“非遗+研学、民宿、康养、演艺、节庆、文创”等旅游项目。

以“节”取胜,坚持创新引擎,缔造乡村旅游品牌

旅游项目,内容为王。策划开展乐游乡村、乐赏乡村、乐购乡村、乐学乡村、乐活乡村、乐享乡村“六乐”主题活动,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和品质。从日间到夜间,以时间换空间,打造一户一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形成一季一主题、一地一节庆,以“节”扩影响,以“节”育品牌,以“节”助交流,以“节”促发展,缔造“春季踏青赏花、夏季纳凉避暑、秋季品果庆丰、冬季戏雪泡泉”乡村四季主题旅游品牌。

以“民”为本,坚持服务引客,创造乡村旅游场景

旅游体验,服务为要。以游客为中心,提供品牌有高度、品味有深度、品类有广度、品质有效度、品德有温度的“五品”服务,搭建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的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主客共享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五宜”环境。

一是创造乡村旅游设施场景。加快乡村道路交通、车场驿站、标识系统等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健全乡村旅游“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水、电、路、气、网、厕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二是创造乡村旅游智慧场景。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乡村旅游“上云用数赋智“,推进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旅游安上“智慧芯”,搭建“一部手机游乡村”、“掌上乡村”、“云游乡村”智慧化服务平台。

三是创造乡村旅游人才场景。实施“艺术点亮乡村”行动,开展“创意下乡”试点,建立“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成立“乡村创客联盟”,吸引青年才俊、文化学者、艺术大咖、科技专家、网红达人等回乡返乡、投资投智、创新创业,培育和建设一支爱农村、有文化、懂旅游、善管理、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队伍。

以“合”为贵,坚持协同引导,营造乡村旅游格局

树立和合共生的理念,调动政府、社区、村民、企业、机构、组织、团体的积极性,凝聚城乡协同、机制协调、部门协作的发展合力。

一是完善体制。整合规划、基建、金融、人才、土地等各部门政策措施,在资源普查、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规范管理等方面,形成各部门同心共建、同情共鸣、同抓共管、同创共享、同治共赢的乡村旅游工作体系和机制。

二是成立联盟。强化要素集聚,深化业态融合,细化经营管理,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价格规范和行业自律,提高社会参与水平,倡导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周边社区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构建文旅互融、景村互促、工农互补、城乡互助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作者简介:郑 岩,教授,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中国文旅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旅网"或"www.cctn.cn"并附文章链接,须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驭光而行 · 聚势启新2024光影演艺产业论坛一、论坛背景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数字舞台和智慧文博视听系统,聚焦视听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应用,发展运用LED屏、投影、虚实互动、裸眼3D、AR呈现和专业音响等技术产品的视听系统。光影演艺作为文旅夜游产业的重要组成,融合了声、光、电、...
伴随城市休闲旅游的不断升温,“沉浸+”的边界不断向文旅行业拓展,作为城市日常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拥有公共性、趣味性、文化性、开放性、生态性等众多属性的城市公园正逐渐成为夜间文旅布局的新热点。2023年金秋十月,福建省三明市与阳光媒体集团联手打造的沉浸式文旅新作《灵境·麒麟山》即将在三明市的“岁月客厅”——麒麟山公园进行试演。作为一份以城市公园为载体创新文旅消费场景的新鲜样本,该项目将如何打...
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万张,总计4500万元。  6月14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召开的“全承钜惠”惠民促消费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营造消费氛围,促进消费回补,拉动消费增长,承德市将于6月18日至3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投放价值5500万元惠民消费券。  据悉,消费券分商旅文体消费券和汽车消费券两类。其中,商旅文体消费券共64.5...
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没有旅行限制或入境要求。进入2022年,随着各国在出境游政策上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全球旅游业局部升温的趋势越发明显。6月7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称,国际航空业正在快速复苏。2021年,国际旅行仅占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5%,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恢复至48%。欧洲、北美和拉美的国际旅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不过,目前亚洲地区仅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
快讯

快讯

副标题

03/05

2024

02/04

2024

11/17

2023

09/17

2023

07/03

2023

06/18

2023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5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06/10

2022

文博

文博

副标题

户外

户外

副标题

人物

人物

副标题

乐园

乐园

副标题

活动

活动

副标题

业务邮箱:info@cctn.cn    京ICP备2021027040号-1

Copyright © 2024 China Cultural Tourism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在线客服